首页
我们
党建
科研
学人
资源
教学
搜索

【学术报告】井茁教授:逾矩与惊异的主观构建——论语言的戏剧化机制

作者:完权 来源:今日语言学 时间: 2023-09-07
字号:

  2023年9月4日上午,美国俄勒冈大学井茁(Zhuo Jing-Schmidt)教授应邀在彩宝彩票做了题为《逾矩与惊异的主观构建——论语言的戏剧化机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完权研究员主持,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举行。彩宝彩票、本所大学等部分在京高校的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井茁教授曾在其2005年出版的著作《戏剧化的言谈:论汉语把字句》(Dramatized Discourse: the Mandarin Chinese Ba-Construction)中以“言谈戏剧性”对汉语“把”字句的特征作出概括。语言的戏剧性和戏剧化作为一种解释和视角近年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汉语本体研究。此次讲座,井茁教授分享了她对语言戏剧化的新的思考。

  本次讲座中,井茁教授从语言的戏剧化出发,提出了“语法惊异” (grammatical surprise) 的概念。语法惊异,指的是使用者通过刻意违反语言系统规则的一种语言创新机制。

  井茁教授首先从与戏剧性具有密切关联的两组概念——“戏剧”和drama、“游戏”和play出发,指出戏剧性的一个核心特征是“惊异” (surprise)。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理解,惊异作为一种认知情感体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从来源上看,惊异产生于现实与预期发生冲突;二、从持续时间上看,惊异的体验往往转瞬即逝;三、从它的效果来看,一方面,惊异具有“清道夫”的功能,通过清除认知上的干扰和障碍,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新的活动中;另一方面,惊异是一种刺激强烈的体验,通过唤起兴趣,可能导致认知结构的重组,最终获得新的认知。

  语言戏剧化的一种表现,即“语言惊异”,同样也具有这些特征。当语言使用违法了规约化的语法规则时,就产生了语言惊异;但是当这种反常的使用达到一定频率,反常也会转化为正常,其惊异的效果就会减弱;语言惊异的直接效果就是引起注意,形成一种“戏剧化的言谈”;在有些情况下,语言惊异(语言形式的反常)也是使用者反常经历在语言上的一种体现。井茁教授以新“被”字句、“又N又N”、以及“场”所表达的戏剧隐喻为例,对汉语中的语言惊异机制进行了充分说明。

  最后,井茁教授也探讨了汉语语言类型以及东亚民族对惊异感受的特殊性是否对汉语中所观察到的语言惊异现象有一定的影响。语言惊异现象在其他语言中是否同样存在,或者以同样的程度存在?这是本课题将继续探索的方向。

  井茁教授2005年最初提出“语言戏剧化”概念时聚焦的是西方的戏剧化手法,此次报告把视角回归到中国的戏剧形式和文化语境,推进了语言戏剧化的思考,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王伟副研究员、刘探宙研究员、储泽祥研究员、周晨磊副研究员、李爱军研究员、彭馨葭博士、方迪副研究员、张伯江研究员等与井茁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本场学术报告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结束。